
脱肛也称肛门直肠脱垂,是指直肠、肛管外翻而脱垂到肛门外。可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,后者仅有粘膜脱出,而前者肠管各层全部翻出。
开始时,只是在排便时有粘膜自肛门脱出,便后可自动缩回。反复发生后,每次便后不会自动缩回,需用手托回。体弱的孩子,在增加腹腔压力时,如哭闹、咳嗽、用力时,直肠全层脱出,久久不能复位,出现充血、水肿、溃疡、出血,复位更困难。有时可发生嵌闭,肠管呈紫黑色,并发生糜烂。
一般来说直肠脱肛的症状都有下面分析的几点:
一.脱肛常见于体虚的小儿及老年人,或新产妇,或有长期泻痢、咳嗽等病史,或有内痔环切手术史。
二.脱肛尚需与内痔相鉴别。内痔中、后期虽也能脱出,但痔核分颗清楚突起,表面多为暗红色或青紫色,拭之容易出血。
三.脱出为本证的主要症状。轻者排便时直肠粘膜脱出,便后可自行还纳;日久逐步发展为直肠全层脱出,除大便时脱出外,甚至咳嗽、行走、下蹲也脱出,须用手推回或卧床休息后方能回纳。
四.脱肛常分为I、Ⅱ、Ⅲ度:
I度:直肠粘膜脱出,淡红色,长2~5厘米。质软,不易出血,便后可自然回复。
Ⅱ度脱肛:直肠全层脱出,长5-9厘米,呈圆锥形,淡红色,表面为环状而有层次的粘膜皱襞,触之较厚,有弹性,便后需用手帮助回复,常伴发肛门松弛。
Ⅲ度脱肛:直肠及部分乙状结肠脱出,长达10厘米以上,呈圆柱形,表现有较浅的环状皱襞,括约肌松弛无力。
五.如脱出未即时还纳,直肠粘膜充血水肿,出血或糜烂。可伴有肛周皮肤潮湿瘙痒、腰骶及腹部坠胀酸痛。脱出时间稍长,没有及时复位,可造成嵌顿,粘膜由粉红色变为暗紫色,甚至糜烂坏死,肿胀疼痛,体温升高,排尿不畅,里急后重,肛门坠胀疼痛。
上一篇:脱肛的分期症状 下一篇:脱肛主要症状有哪些?